Search

地下屋開箱✨

星期三的午後,小編和阿帆一同走訪他的老家—傳統建築地下屋。
  • Share this:

地下屋開箱✨

星期三的午後,小編和阿帆一同走訪他的老家—傳統建築地下屋。
.
野銀部落是現今蘭嶼保存最多、最完整地下屋的地方,因為當年蔣宋美齡巡視蘭嶼,準備拆除傳統建築、興建國宅時,阿文的爸爸林新羽議員極力反對,才讓這些建築被保存下來。
.
在依山傍水的屋子外,我們坐在石頭上看著大海,任時間緩緩的流;「台灣的金窩、銀窩,都比不上蘭嶼的狗窩」曾在台工作十幾年的海馬這麼說。
.
傳統的地下屋是以茅草作屋頂,空氣流通、有冬暖夏涼之效,但後來改以鐵皮搭建後,內部實在悶熱,已無人居住,大多成為觀光導覽的景點。

頂著高溫與汗水,我與阿帆進入低矮的地下屋,聽他講解每個器具的功能、屋瓦樑柱的功法,老人們的生活智慧於焉展現現;歲月在靜躺的木頭刻紋裡拂上一層灰,被傍晚的斜陽曬得很閃亮。

傳統之美正熠熠生輝。
.
我想,懷舊從來不是落伍,因為唯有知道自己從哪裡走來,才能看清未來該前往何方。
所以失落的文化不該被失根,因為我們都流淌著同樣的血脈。
.
走出房子後,家門口的靠背石依然沈靜地矗立,彷彿在這樣浮躁的年代,在族群認同與流行文化的沖刷考驗下,我們永遠不必擔心迷航。

回家,就是你的靠山。

.
圖說:
1.歲月把精緻的面龐鑿成細水長流
2.陽光正好,宜入屋
3.4.老房子把時光沉澱成穩靜的擺設
5.只有大戶人家的房子,才能刻上榮耀的紋路
6.7.「該下海了。」
所有的魚頭禽骨,都是光榮的勳章
8.寶刀不會變老,只要遇到惡靈,永遠都能逢凶化吉
9.懸浮的時光,凝結於老屋的窗角
10.累了就回家吧,這裡永遠是你的靠山
_

#蘭嶼 #蘭嶼日常 #旅人 #環保 #環保愛地球 #環境 #環境問題 #環境保護 #環境教育 #環保♻️ #自己的垃圾自己袋 #多背一公斤 #咖希部灣 #咖希部灣志工 #kasiboan #原住民 #原住民圖騰 #傳統 #傳統文化 #傳統建築 #地下屋 #地下屋導覽 #達悟 #達悟族 #拼板舟 #達悟族文化 #達悟族拼板舟 #飛魚季 #飛魚 #蘭嶼旅遊


Tags:

About author
?參觀咖希部灣環境教育基地 ?地點:位於蘭嶼的野銀部落,部落住宅區往前約500公尺右手邊。 ?開放時間:早上09:00-12:00/下午14:00-17:00 **晚上雖無人員駐點,但也歡迎大家來咖希部灣看星星 :) **開放時間為現場有人駐點時間,無人駐點時段也開放入場參觀 **如不確定現場有無人員駐點導覽,可私訊粉專或IG確認。 ●捐款支持 戶名:台灣說蘭嶼環境教育協會林正文 銀行:郵局 (代碼700) 帳號:0261012-0111460 **如大型機構捐款,請私訊粉專索取劃撥帳號。 ●捐款轉帳(請來電0939-662-139或 email: [email protected] 告知捐款人資訊-姓名、電話、帳號末五碼,日後方便存查,謝謝您們!) ●行動支持: 即日起2021志工招募中 ↓↓↓↓了解志工詳情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ontwasteLanyu/posts/2737305926531115
守護人之島的美麗: 蘭嶼給我們富裕,我們不能給下一帶貧窮。 蘭嶼是我的家,孕育我並讓我成長的地方,我想要盡我所能減緩她被破壞的速度,留給我的孩子一個美麗的蘭嶼。
View all posts